今天剛好看到蘋果日報介紹
松山的新景點---彩虹橋
想想我好歹也是土木科畢業的
看了就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
雖然我幾乎都還給老師了
雖然當初的材料力學...結構力學
都學的不太好
但最起碼還是有坐在教室
上過橋樑力學部分
看到這一篇文章
好像是回到學生時代
有種重溫舊夢的感覺
艱深又看不懂的力學課本
換成是彩色而又簡單明瞭的圖片
裡面也詳細描述有關橋樑施作幾種的工法
也算是讓大家可以增廣見聞喔
那...我算是回憶往事
【蔡裴驊/專題報導】造型獨特的彩虹橋,7月底即將在台北市基隆河亮麗現身。為了配合內湖科學園區的開發,同時方便內湖新明路地區民眾,前往松山饒河夜市及松山車站,而發想設計的彩虹橋,是台北市唯一的行人及腳踏車族專用橋。橋體採用世界罕見的S形,而為了保持橋面平穩,更先經半年的「風動測試」,確認安全無虞才開始施工。彩虹橋具相當的觀光價值,料將成為台北新地標。
資料來源: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南內工務所主任王忠賢、學志營造有限公司、《蘋果》資訊研究組
台北市彩虹橋建造過程
打基樁
1.基樁約高40公尺,兩岸各16支。
建橋墩
2.橋墩高5公尺,厚達2.5公尺。
架便橋
3.以利在河道中進行橋樑建設工程。
吊主拱
4.主橋拱長124公尺、拱高26.18公尺,共由12塊拱形所組成。
搭主橋
5.用18塊橋面組成,因改為S形,每塊都須精準銜接,容許誤差為正負3公厘。
拉鋼纜
6.共18根,中間4支為主要承受力鋼纜。
特殊橋樑簡介
拱式橋 由拱圈將壓力以斜向傳至橋墩。藍色箭頭為壓力,紅色為壓力分布方向
斜張橋 橋面所受壓力直接由鋼纜傳至塔柱,再傳至下方橋柱。
拱吊橋 壓力由橋面先傳至橋拱,再斜向傳至位於岸邊的橋墩。
懸索橋 壓力先由橋面傳至吊索、鋼纜,再傳至下方橋柱。
位置: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536巷至松山區饒河街221巷間,橫跨基隆河
特點:台北市唯一一座專門設計給行人走的橋樑,S形橋體也是全台灣僅見
造價:台幣1.2億元
工期:94年7月至96年7月
長寬:S形橋面實際長178公尺,直線長160公尺;橋面寬4.8公尺
規劃:橋中間將設景觀台,河濱有咖啡座,同時配合藍色公路延伸興建碼頭
二○○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星期一 農曆丁亥年四月十二日
來信提供題目,《蘋果》圖解辭典做給你看
圖解辭典查閱網址:http://apple.1-apple.com.tw/cgnewsresearch@appledaily.com.tw
|